1950年,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,在朝鲜战场不幸葬身火海,彭德怀满心愧疚,不敢直接面对毛主席,便先找到了李银桥。李银桥后来却将毛岸英的牺牲,归罪于彭德怀,导致彭德怀遭受了无端的误解。然而,在70年后,中国军事专家李心之教授却说,杀害毛岸英的元凶是它?那么,毛岸英牺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?谁能给这个长达70余年的历史之谜,一个准确的答案呢?1950年11月下旬,周恩来正在办公,中央机要室送来一份电文。电文是以志愿军司令部名义打给军委的:军委并高(岗)、贺(晋年):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,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。11时敌机四架经过时,他们四人已出来。敌机过后,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,忽又来敌机四架,投下近百枚燃烧弹,命中房子,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,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。 其他无损失。志司25日16时周恩来愣住了,他呼地一下站起来,又重新看了一遍电报,从电报的语气和措辞,他知道这肯定是彭德怀的手笔,事实绝对不会错的。周恩来推开桌上的文件,露出玻璃板,俯下身子凝视良久。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照片,那是周恩来与毛岸英的合影。他呆呆地坐了好一会儿,才拿起毛笔,在电报上写道:“刘(少奇)、朱(德), 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,故未给他看。”那几天,毛泽东和江青都患了感冒。直到1951年1月2日,周恩来才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先告诉了江青,并在电报后附了一信:主席、江青同志: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。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,未将此电送阅,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。在此事发生前后,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,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,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。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。胜利之后,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。周恩来机要室主任叶子龙自然早已知道。那天他给毛泽东送文件,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遇到医生王鹤滨,他低声而沉痛地告诉王:“鹤滨同志,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了。毛主席尚不知道,还瞒着他哩,怕他知道后,精神上受不了,这是周恩来的指示。” 很快毛泽东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得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。毛泽东身体好些,办完公,到新六所1号楼休息时,叶子龙和江青轻手轻脚地进来,把毛岸英牺牲的事,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了出来。所谓新六所,就是中央在万寿路建造的六栋小楼。中央五大书记毛、刘、周、朱、任每家住一栋,工作人员住一栋。毛泽东有时住中南海,有时住新六所,直到1959年以后,毛泽东才不再去新六所住了。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,听到消息,慢慢仰起脸,也不说话,眼睛直盯着江青和叶子龙,好像看着两个陌生人。他俩则好像自己犯了错误,不敢说第二遍,也找不到什么劝慰的话,不约而同地垂下了头。毛泽东敛起目光,漫无目的地四处看了一下,又看着桌上那盒烟。他伸手拿烟,两次都没从烟盒里抽出烟。站在一旁的李银桥急忙帮他抽出一支,再帮他点上。屋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响动,谁也不说一句话,只有主席抽烟的咝咝声,和弥漫在屋里的烟的辣味。毛泽东的手有些轻微地抖动,长长的烟灰落在地上。又沉默了很久,毛泽东吸完第二支烟,把烟头拧灭在烟缸里,用略带沙哑的声音,发出一声叹息:“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……”毛泽东湿润的眼窝含着泪,没有落下。他仍然不停地吸烟,边吸,边问起毛岸英牺牲的经过,最后只交代了一句:“这个事先不要告诉思齐(毛岸英爱人)了,晚点,尽量晚点 … … ”1951年2月21日午后,彭德怀回到北京汇报工作,他在西郊机场下了飞机就乘车赶赴中南海。不巧毛泽东那天住在西郊玉泉山。彭德怀又命车折返西郊两人在谈完工作后,最后又说到毛岸英的死,彭德怀十分不安:“主席,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,他工作很积极。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,导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,我应承担责任,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。”毛泽东穿着睡衣,在卧室来回走着,脸色很不好看。沉默良久,毛泽东轻轻念叨起《枯树赋》中的词句:“昔年移柳,依依汉南,今看摇落,凄怆江潭。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他坐回座位,反过来宽慰彭德怀:“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!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,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。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,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,就当成一件大事。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型飞机约一千多架,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,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。”男人的一生有三大不可承受之痛——幼年丧父,中年丧妻,老年丧子。那时的毛主席已经57岁了,毛岸英的牺牲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。然而,当彭德怀当面向毛主席表达愧疚时,他却以最博大的胸怀,解下了彭德怀的思想包袱,把丧子的哀痛留给了自己默默地承受。毛岸英牺牲后,毛主席常在深夜痛哭流涕,让在他身边工作的李银桥等人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李银桥与毛主席父子的感情很深厚,对于毛岸英的牺牲,他心中也是意难平,他更是将毛岸英牺牲的原因,怪罪于彭德怀。在《历史的真言——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》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李银桥说,毛岸英的牺牲在于彭德怀没有执行毛主席要求他转移司令部的命令!”其实,关于美军会轰炸的志愿军司令部的事情,一早就有过预判,对此很是担心。鉴于彭德怀是猛将,打起仗来不要命,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几次去电督促:“你们的指挥所应建筑可靠的防空洞,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”;“你们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,立即修建,万勿疏忽”;“请你们充分注意机关的安全,千万不可大意”但令人没想到的是,彭德怀并没有执行毛主席的命令,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不幸。而且牺牲的不是别人,正是毛泽东心爱的儿子。不过,李银桥的这种说法,还是遭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反对,当时美军对志愿军司令部轰炸,是麦克阿瑟亲自谋划的阴谋,属于美军的高级机密,并没有相对准确的情报来源,彭德怀在前线指挥,肯定是结合了战场形势,而做出的不转移司令部的决定的。既然毛岸英的牺牲不能归罪于彭德怀,那么谁才是杀死他的“元凶”呢?军事专家李心之2020年,中国著名军事专家李心之教授在一档节目中,揭开了这个谜底……入朝作战后,毛岸英作为高级参谋,在志愿军总司令部工作。在他牺牲当天,美军飞机突然进行空袭,而且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弹,不是常规的爆破弹。根据战场经验,毛岸英等人迅速做出反应,以为趴在地上,或者藏在屋内找好掩体就行了。但凝固汽油弹的威力,不是常规炸弹能比拟的,它是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,其特点是能够黏附在任何物体表面,并且具有极强的燃烧能力和持久性。所以,当时没有跑出来的毛岸英,与另外一名参谋,全都被烧死了。这才是杀死毛岸英的“元凶”,不能将他的牺牲,归罪于彭德怀! 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